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余静雅)重庆巴南区积极响应国家食品安全战略,以数字化为引擎,积极推动餐饮安全智治监管体系建设,筑牢公众饮食健康安全防线。
巴南区在餐饮智治监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实践探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整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巴南区成功构建了餐饮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餐饮企业信息的“一户一档”数字化管理。目前,该平台已录入7467家餐饮单位的基础数据,为精准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监管人员通过重庆食品监管APP,可以便捷地对餐饮单位进行风险等级评定及监督检查,实施差异化监管策略。高风险企业、校园及其周边等重点餐饮单位的检查频次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4倍,有效保障了这些关键区域的食品安全。同时,的入驻使用,7174家餐饮单位通过该“阳光食品”APP实现了每日晨检、定期自查、食材管理等多方面的智能化管理,餐饮安全指数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巴南区还大力推进了“阳光厨房”建设。在2047家餐饮单位的后厨安装了AI智能抓拍摄像头,实现了对餐饮加工关键环节的24小时在线监控。这些摄像头如同一个个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公众的饮食安全。通过网络传输,监管人员和餐饮单位都可以远程查看后厨画面,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行为。本年度已累计预警7028次,预警处置率高达99.4%,成效显著。
在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方面,巴南区也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能够立即形成工作专班,调度各部门合力开展事件处置,有效控制事态发展。这种高效、协同的处置方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针对部分餐饮单位受经营成本、人员素质等因素限制,数字化发展意识不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巴南区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是分类分级推动“阳光厨房”建设工作,优先推动火锅类、外卖类、大中型餐饮单位以及重点领域单位食堂完成建设。同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帮助更多的餐饮单位克服困难,实现智能监管全覆盖。二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可控。三是持续优化智能监管系统,加强与科研机构、技术企业的合作,收集更多餐饮场景数据,对智能算法和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系统的识别能力和风险预测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