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周文豪)农村地区“赶场天”通常具备各类型摊贩多、购买的群众多、销售的食品种类多的“三多特点”,假冒伪劣食品相对多发,为充分保障群众食品安全,近日,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农业农村委等多部门,深入辖区乡镇开展打击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的专项联合检查行动。
在此次行动中,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作战。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散装白酒、猪肉、牛肉、毛肚及预包装食品开展检查,严格排查各类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进货渠道、储存条件、销售记录等,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储存合规、销售有序;对商品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打击假冒注册商标、仿冒知名商品包装装潢等侵权违法行为。农业农村委从农产品源头抓起,检查肉类产品销售者的产品检疫检验情况,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安部门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进行同步侦查。此次联合行动成果显著,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1家次,发现并责令整改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卫生脏乱、食品与非食品混放、检验检疫票据未随货等问题7项,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农村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多部门联合执法,凝聚强大监管合力,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全链条严格把控,让假冒伪劣食品无处遁形。充分彰显各部门守护群众“舌尖上安全”的坚定决心,也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高效的工作范例。接下来,潼南区针对赶场天的专项检查将形成常态化,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不断提升食品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让农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以实际行动守护好农村食品安全这一重要阵地。